绝句二首·其二

绝句二首·其二朗读

江碧鸟逾白,山青花欲燃。

今春看又过,何日是归年?

译文

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,山色青翠欲滴,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。

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,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呢?

注释

逾(yú):就是愈,更加的意思。

欲燃:将要烧起来,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。欲:好像。

何日:什么时候。

归年:回去的时候。

绝句二首·其二创作背景

  安史之乱中,杜甫避难于蜀中。在朋友的资助下,于成都西郊浣花溪旁建起一座草堂,备尝艰苦的一家人暂时安定下来。在杜甫的一生中,浣花溪畔草堂里的生活是一段愉快的时光。在这首小诗中,杜甫通过描写明媚艳丽的春天景色,深沉地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余冠英.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:江苏古籍出版社,1989年07月第1版:第281页

  “江碧鸟逾白,山青花欲燃”,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,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,濡饱墨于纸面,施浓彩于图中,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。漫江碧波荡漾,显露出白翎的水鸟,掠翅江面,一派怡人的风光。满山青翠欲滴,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,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,十分旖旎,十分灿烂。

 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,碧白相映生辉;以山青衬花葩的红,青红互为竞丽。一个“逾”字,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,写得深中画理;而一个“欲”字,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,摇曳多姿。两句诗状江、山、花、鸟四景,并分别敷碧绿、青葱、火红、洁白四色,景象清新,令人赏心悦目。

  可是,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,紧接下去,笔路陡转,慨而叹之。

  “今春看又过,何日是归年?”句中“看又过”三字直点写诗时节。

 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,然而可惜岁月荏苒,归期遥遥,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,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。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,唯其极言春光融洽,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。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,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,别具韵致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...

杜甫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孙信臣

王粲初开井,山翁旧醉池。

林掩羊公庙,渊沈杜预碑。

()

重阳风雨遍扬州,买得秋花又一秋。说是傲霜吾不信,朝来篱下总垂头。

()

旧游何处觅苔矶,水涸山童事事非。忽到小溪深树侧,鸳鸯惊起逐群飞。

()

砚山山下小於菟,文彩斓斑今亦无。

一坞乱云浓似漆,春风吹梦过西湖。

()

桃叶无家,杨花同命,一十六春如梦。汉碧纱棂烟藓满,抹上秋痕无缝。

当年横烛倚箫,咽露凄声,能教抱柳纤蝉恐。不信弱兰风悴,韶华虚哄。

()

远树千堆合,平沙万井开。山通南北套,地接上中台。

日落明驼走,风声驿骑来。紫狐求不易,高阁且徘徊。

()